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
(國辦發〔2020〕4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統籌,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國務院辦公廳
2020年11月15日
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隨著我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提高了社會治理和服務效能。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制定本實施方案。 北大法寶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續推動充分兼顧老年人需要的智慧社會建設,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要適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求,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做實做細為老年人服務的各項工作,增進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全體人民福祉,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則。
——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充分保障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緊貼老年人需求特點,加強技術創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促進智能技術有效推廣應用,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堅持“兩條腿”走路,使智能化管理適應老年人,并不斷改進傳統服務方式,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堅持普遍適用與分類推進相結合。強化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針對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共性問題,采取普遍適用的政策措施;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環境和習慣的老年人,分類梳理問題,采取有針對性、差異化的解決方案。
——堅持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線上服務更加突出人性化,充分考慮老年人習慣,便利老年人使用;線下渠道進一步優化流程、簡化手續,不斷改善老年人服務體驗,與線上服務融合發展、互為補充,有效發揮兜底保障作用。
——堅持解決突出問題與形成長效機制相結合。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抓緊解決目前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切實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務需要;在此基礎上,逐步總結積累經驗,不斷提升智能化服務水平,完善服務保障措施,建立長效機制,有效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
(三)工作目標。
在政策引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智慧社會。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2021年底前,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二、重點任務
(一)做好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狀態下對老年人的服務保障。
1.完善“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除機場、鐵路車站、長途客運站、碼頭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場所外,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對需查驗“健康碼”的情形,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優化代辦代查等服務,繼續推行“健康碼”全國互通互認,便利老年人跨省通行。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對老年人等群體可采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有條件的地區和場所要為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設立“無健康碼通道”,做好服務引導和健康核驗。在充分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前提下,推進“健康碼”與身份證、社保卡、老年卡 打遮陽傘就顯得很娘
······ |